首页

视频分类恋脚在线视频

时间:2025-05-28 23:33:00 作者:浙江宁波海曙探索“侨助共富”新路径:一片箬叶背后的致富密码 浏览量:58291

  中新网宁波5月28日电 (张斌 刘子琳)端午将至,浙江宁波海曙区横街镇大雷村千亩箬叶林迎来一年一度的采摘季。近日,村民与侨联志愿者一道,穿梭于箬叶林间,采摘这一节令的“味道”。这些带着山野气息的箬壳叶,将被送往王升大博物馆制作成“豹纹碱水粽”,不仅飘香端午,更成为海曙区探索“侨助共富”新模式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海曙区依托统战系统“侨助共富”专项行动,通过资源整合、非遗赋能与侨智创新,探索出一条以传统箬叶为媒、链接侨界与乡村的共富路径。

  去年,海曙区委统战部在“访侨情、解侨需”专项走访中,发现大雷村野生箬壳叶因销路闭塞常年无人问津。对此,高桥镇侨联牵头构建起“村集体+农户+侨企”合作机制,建立标准化箬叶收购站,组织村民开展采摘加工培训,联动宁波老字号“王升大”签订年度包销协议。如今,村民单日采收量最高可达2000余斤,曾经无人问津的“扶贫叶”,如今成为农户增收的“共富叶”。

  在产业提升的同时,当地还注重文化赋能。今年,在“非遗共富”计划推动下,海曙区委统战部指导高桥镇侨联,将箬壳叶的使用场景升级为“文化商品”。并通过侨联搭建的跨境电商平台,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超过2000元。

图为“粽艺学堂”教学现场。海曙区委统战部供图

  此外,海外侨胞为箬叶产业注入多元动能:旅法设计师设计的国风礼盒让粽子成为文创伴手礼;侨界青年在博物馆开设的“粽艺学堂”吸引百余名侨眷参与。这种“采摘—加工—文创—体验”的全产业链模式,让箬叶产业从“季节性产销”升级为“常态化增收”。

  据统计,“侨助共富”项目带动大雷村周边30余户农户实现稳定就业,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5万元。

  “箬叶飘香处,共富正当时。”海曙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片承载乡愁的绿叶是海曙区推动侨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下一步,海曙区委统战部将持续以“资源活化、文化传承、侨智聚力”为抓手,让更多地方特色资源焕发共富活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德勤: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推动中国消费提质扩容

中外青年共话青春力量赋能数字未来

9月15日,新疆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直径6米、高35厘米、重约2吨的巨型切糕月饼制作完成,吸引大批游客和市民围观。该巨型切糕月饼经过两天的现场制作,添加了核桃仁、巴旦木、葡萄干等6种坚果和4种果干仁,中秋节假期期间将供民众免费品尝。图为工作人员将葡萄干抛撒在巨型切糕月饼上。

郑钦文觉得“今天观众不太给力”:“可能都去看吴易昺比赛了”

今天(12日)一早,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陆续发布公告,10月25日起,将对存量个人房贷利率进行批量调整。

一个湖带动一座城 厦门绘就海洋生态修复蓝本

当晚,正桂村以及周边县的6条香火龙出动。这些香火龙由秸秆或稻草编扎而成,最大的一条香火龙长达20余米,需要60多名成年人才能灵活挥舞,龙身以各种线香造型,并以点燃的柯树棒为点缀。每条龙都熠熠生辉,造型精美,在200多名青壮年的托举下翻滚飞腾,绕过田间,穿过村庄,曼妙的身姿活灵活现。

浙江“施救在线”应用场景首发 护航亚运畅行

不只是杨金娥。多年来,为了叫响当地猕猴桃品牌,眉县想了许多办法:从举办猕猴桃国际贸易与技术交流会,到举办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从眉县人跑马拉松时穿带有猕猴桃标识的服装,到举办主题征文大赛……各方一起出力,共同塑造眉县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